2006年底初次造訪「寶藏巖」,沒想到年初市府的強制驅離,讓
這地方正如同它的建築隨之走入歷史、凋零,即使這場對峙仍不
時的抗爭著,對與錯及過往的承諾,如今只能透過相機記錄著。





踏入寶藏巖的初始,即使已透過網路重新了解這個地方的一切,
實際記錄與認知上,仍就存在那麼一點的不同,從喧鬧的公館轉
進巷內很快地會發現,這個街角所帶來的初次印象是強烈的,牆
面上清楚的緊張對峙,甚至出現「歡迎來到地獄世界」的字眼,
這裡存在些什麼?對於局外人來說,的確不懂,拍攝的過程中,
當地居民也不禁抱怨,要求這一批批進入寶藏巖的攝影人們,別
再拍了,我們的確如同過客,或是冷漠的都會人,因為結束拍攝
的同時,也意味著人群對於這地的遺忘,看著強面上政治人物的
承諾,顛倒過來的畫面,可想而知可悲的政治人物又在對著願意
相信政治的人群詐欺,說這些政治人物是群詐騙集團,我想?一
點也不為過。





如同照片呈現的真實畫面,不難發現,這地曾經的繁華,一個階
梯口似乎很容易看見當年居民們的社區向心力,可能在某個午後
,大夥坐在家門口前聊天的場景,而如今踏入寶藏巖的景色卻是
空盪無人回應的舊街景,門口恭賀新喜的春聯,也舖滿了曾厚重
的灰塵,走過每條陰暗的巷子,眺望著壅塞的台北交界,這樣的
旅行記錄似乎有些苦澀。













曾經,有段時間藝術工作者試著用自己的力量,群聚、創作、打
造特別的寶藏巖,也在這小山城裡留下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創
作,不過,最終仍成了歷史遺跡的一部分。人群總是容易遺忘的
,很快的說不定,連我自己也遺忘了那天在那的影像實錄,或許
從空盪盪房子裡也能嗅出一絲的無奈,階梯轉角或許也存在著那
些不為人知的過去,或是....「光榮」。





踏出陡斜的老房子,看著諾大的小社區。每天下班必經的路段,
總會不經意地看著這座燈火凋零的地方,遠看與踏入卻是兩回事
存在著不同的心境,除了記錄外,此時的我卻也同時整理著自己
的心情,有些事情似乎得換個角度思考,當時的我,依稀記得那
是個愁煩的下午,眼前的一切顯得晃動與不安。







時間很快的,午後的柔光失了光芒,即將沒入地平線,而在寶藏
巖的我,也一同經歷了這地方的興盛衰敗,這周圍的腳踏車專用
道聚集了午後運動的人群們,有小孩的嘻鬧聲、情侶漫步、老人
家開懷的笑容,回頭看這片小城市,卻與這些畫面成了強烈的對
比,黃昏落日似乎也說明了這一切。





離開那兒的街口,寶藏巖的燈火也隨之點燃,那次傍晚是我最後
一次看著它點亮燈火,之後下班經過時,仍是漆黑一遍,似乎也
陳訴著這地方的沒落。那天拍照過程巧遇老伯伯跟著兒孫們在搬
家的場景,在老伯伯的臉龐看得到歷史的痕跡,與他操著家鄉的
口音,搬家人員在他忙碌的指揮下揮汗如雨,畢竟要離開長久居
住的老家,在傾刻間似乎看到老伯伯失落的神情,看著四週的環
境,抑或鄰居們吵鬧的聲音隨之消失,這山城的回音顯得特別空
盪吧?







歲月的流逝,又該如何寫下如何的字句片語,才能完整陳述呢?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寶藏巖


                          Paul

                       2006.02.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