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連續的大雨特報,打亂休假的攝影旅行計畫,趁著昨天下午雨勢
漸歇的片刻,特地前往了一個老朋友家的植物生態區。記得小時
常去他家,卻沒發現這個生態區,重遊似乎也勾起過往回憶。

依稀記得是國、高中階段,自己就像個小朋友跟著一票大哥大姐
,每天早上四點半起來打籃球,暑假的晚上相約溜直排。那段簡
單的生活可是我生命中很特別的一段時光。那時候總覺得宜蘭怎
麼大的亂七八糟的?老是有多到不行的地點可以跑?友誼在那單
純的年代裡,總有很多很多的回憶!直到他們陸續離開宜蘭到外
地讀書,才斷了交集與音訊。去年,曾參加了宛宜的婚禮,而這
些年來,當年的我們都有了很大的改變。有的當了老師,有的人
仍留在宜蘭奮鬥,有的人則繼續在學校裡深造,而我畢了業也跟
著入伍。雖失去聯絡這麼久,那段單純快樂的生活,在深夜總會
不經易的想起他們,我想,那是一種會微笑的幸福吧?

原本,只打算騎著剛修好的「小Paul」到山林間跑跑山路之類的
,無意間經過這個地方,又剛好想起了那過去的回憶,則掉了頭
走進這個多年的時光隧道裡,回味過去,或許?也試著想看看老
朋友吧?無論如何,我仍是停下了車子,拿起相機選擇好好紀錄
這個生態區。


旅遊地點:宜蘭‧陳氏鑑湖堂
旅遊資訊:宜蘭‧鑑湖堂文化協會
收費辦法:免費入園參觀





【陳氏鑑湖堂 簡介】

擺厘是宜蘭進士里的舊稱,本為噶瑪蘭族擺厘社的聚居之地。陳
家原來住在福建漳州漳浦縣,因為環境所迫,乾隆32年(1767)遷
居到台灣的苗栗,住了幾十年之後,又因社會動亂而於道光3年(
1823 )來到宜蘭尋找新天地。他們先定居在員山的鴨母寮,到了
清咸豐年間,陳氏的陳宣梓、陳宣石兩堂兄弟開發擺厘地區,並
且在這裡建立宅院,經幾代族人的努力,「擺厘陳家」成建遠近
聞名的重要家族。

擺厘陳家累積了財富之後,開始注意子弟的教育,設有家族學堂
,即登瀛書院,此後人才輩出,對於宜蘭的各種事務,都有很重
要的貢獻。一般家族樹大分枝之後,就各自為政,家族事務就無
人聞問了,但是擺厘陳家歷代都有領袖人物,從最早的陳宣梓、
陳宣石,到清末日治的陳掄元,光復後的陳嵐峰、陳正樹等,以
及目前的陳文隆,經由他們出面號召族人,維持家聲於不墜。

初到擺厘陳家鑑湖堂的人,莫不驚訝於在都市叢林中,居然有這
麼一個傳統家族聚落。最重要的是,陳氏族人把他們的宅邸無私
地奉獻出來,並且出錢出力維護環境清潔。

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有著一般綿長的故事,記錄了陳家從原居之地
移民到宜蘭的歷程;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有著陳家族人的心血,
蘊涵著他們在變動的時代裡,如何保留淳厚的傳統家風,又不失
現代意義的歷程。


【 草學、登瀛書院 】

清咸豐年間陳宣梓遷居擺厘之後,為教育子弟,即於宅院南側興
建書院,初建為土墻茅簷佔地一千五百坪,名為鑑民堂,供奉文
武帝君、大魁夫子,兩廂廣儲詩書,前立拜亭,環以兩廡用為讀
書之所。四周建立圍墻,前有門樓,外庭旗勇舉石、刀槍箭戟、
馬廄靶場俱全。

同治 2年(1863),陳掄元將士墻茅簷改建為磚牆磁瓦,並正名
為「登瀛書院」,富麗尚皇,因此有「瓦學」之名。陳朝楨親撰
門聯曰:「學豈在窮通砥行者貴;士何分顯晦無品則污」。

陳氏家族分文武兩科禮聘名師掌教,頓時人文鵲起,甲第蟬聯。
宜蘭人的俗話說:「(縣考)無陳不開科」,都是在說明書院的
貢獻。太平洋戰爭發生,日本政府為在擺厘興建機場,將用地內
所有民房、廟宇強制拆除,但為表示對陳家尊重,唯獨登瀛書院
倖免於難,保存迄今。


     《以上文字擷自 宜蘭‧鑑湖堂文化協會 官方網站》


陳氏鑑湖堂,涵蓋了人文、生態的綜合休閒園區,透過政府協同
規劃,這地方變得相當與眾不同,記得以前去那的時候,總有一
堆漂亮的荷花池,還有多到不行的蚊子外。如今換然一新的園區
,的確讓我驚訝不已。抵達那邊的時間已經接近傍晚,即使花了
將近兩小時的拍照與瞎晃,仍未逛完其他的景點。像是登瀛書院
那區塊,就沒機會走進去看看。鑑湖堂算是很緊連「宜蘭大學」
,怪異的是?一走進這條小小的道路,居然有種與世隔絕的感覺
,我想,這應該就是宜蘭特有的鄉土民情吧?即使有再多的大廈
都會,終究有那麼個地方,充滿了鄉野的驚喜。






也許是錯過了荷花盛開的季節,那邊的荷花池大多都已呈現凋謝
,當然也拍不到漂亮的荷花,加上大雨過後的天空一片陰暗,這
次的旅程是有點悶濕。不過,用心觀察其實還是有很多令人賞心
悅目的畫面。原本打算拍荷花的?這次只好改拍這個園區的風景
。在以前那個年代這家族應該是望族喔!從他大片的土地與豐富
的生態大概可以略知一二。





這張圖片,是走到園區的外圍拍的,這邊的樹大多是落羽松,印
落在清澈的水溝,倒也有另種午後風情。







走進有點荒廢的紅磚瓦,發現有不少隻可愛的流浪貓,對於我的
拍攝牠們顯得有點驚嚇,我前進一步牠們可是前近五六步,拍照
自然成了難事,那時候本來想換上長焦距的鏡頭,不過?為了怕
嚇跑它們,還是選擇用廣角鏡拍下他們的模樣。周圍小貓的數量
可是六隻以上,要是喜歡小貓的朋友看到牠們,一定很開心的追
著牠們跑吧?腦袋裡突然浮現一個很愛貓咪朋友興奮的樣子,呵
呵!不過,我想那些小貓們應該會嚇到吧?後來,往前走進些,
發現原來是有個老公公養牠們的,不然?他們在這種只有蟲的地
方應該會餓到吧?







這邊還有個區域是俗稱的「松園」,就是我剛剛提到的落羽松的
樹林區,這裡的樹木真的相當高聳,有種走進太平山神木區的感
覺喔!雖然沒有比森林裡的神木來得高,但能在都市附近找到這
樣的林區,實在讓人相當舒服,鼻尖總能傳來大自然的氣息。







由於這邊還有許多老式的紅瓦磚,也自然是個拍攝的好地點,這
邊還有許多老伯伯、婆婆住在這裡喔!宜蘭以前的房子都是習慣
不鎖門的,裡面往往都有神明廳,裡頭雖然暗暗地,但總會點上
蠟燭與神明桌上的香,十足的鄉間氣息,而松園區一角的河畔,
水溝裡養著鯉魚、荷花,搭上這灰暗的天空,這景真的很漂亮!







這是祖孫倆人在大樹下的巧遇,當然,我還是以偷拍的方式拍攝
的,可愛的弟弟總是用著很怪異的表情看著我,大概是覺得我是
壞人吧?不過,事後回家後看著照片,卻想起了早逝的爺爺奶奶
,在我出生前他們就過世了,假如他們沒有提早離開,說不定小
時候的我,可能是在山間裡奔跑的野小孩吧!〈以前老家在山上
,是真的山上喔!距離城市相當遙遠。〉當然,小時外公外婆還
是滿寵我們的,我想?在大人看來,我們應該都跟這小弟弟一樣
需要被照顧吧?而沒有印象的爺爺奶奶,卻讓我開始想起。






這園區有許多地點可以拍攝,我想?假若在夏天荷花盛開時,應
該會有漂亮的景色。無論晴天還是陰天,在這都能感受那來自大
自然的禮物!這荷花池裡,還能看到兩三隻「白腹秧雞」,在荷
葉上跑來跑去哩!這生態區有相當多的植物,只是我一個也沒認
識,所以沒法跟各位做詳盡的介紹,或許哪天假日來這邊,會有
個人文生態導遊出現喔!





為什麼要特別拍這個畫面?看照片的同時,相信各位看倌一定有
看到兩個洞口,這可是前人的智慧喔!在早期時,上面這個洞口
有防禦功用,上面的洞口是可以讓槍口伸出去進行攻擊,而下面
的洞口,則是族人在夜間時,放狗狗出去在外面巡邏的「狗洞」
喔!很特別吧?由於這些年來的遽變,從前的圍牆也成了遺跡,
只剩下茂密的樹林草叢包覆。







陳氏家廟,透過各種角度的拍攝,似乎訴說著過往的歷史,原本
打算進入拍攝,後來想了想,或許不適合,宜蘭能保有這樣原始
的人文古蹟實屬不易,笨手笨腳的我,還是別走進去的好!到時
候,一不小心說不定就弄壞了什麼東西,相當有自知之明的我,
相當明白這一點!






旅程的最後,發現了這個另類的信箱,也許是刻意造出來的信箱
,或許是以前人們所使用的信箱,但看到這個信箱時,突然想起
住在紅瓦磚裡的老人,是否也在等著那封特別的信件?或是,曾
經有哪個陳家女孩期盼有個男孩能寄信來的那樣情景。信箱對現
代人來說,似乎已經流於帳單的寄送點,親筆寫信、收信的驚喜
應該只停留在過往的年代了吧?

其實外拍有段時間了,只是似乎遲遲無法選張像樣的風景照,弄
成明信片寄給那些我思念的朋友們,所以當看到信箱時,卻有種
難以化開的惆悵,這段旅程即在天色即將黑暗時,寂寞地結束了
!沒去記下這是第幾個外拍的旅程,但看著那個信箱,似乎觸動
了我深藏在心底的秘密。收拾好裝備,騎著車又隨即往山邊跑,
一路上腦中持續放空,在每個彎道加速過彎,山林裡享受這難得
的休假生活,隨著亮起的路燈,往回家的路上騎去,返家!


攝影日期:2006.09.11 〈 P.M 16:30 - P.M 18:00 〉
攝影天氣:雨後陰天
攝影器材:Nikon D50
攝影鏡頭:Tokina 12-24mm F4
     AF-S DX Zoom Nikkor ED 18~70mmF3.5-4.5G(IF)


※ 其他照片都在無名相簿裡,或是在或是在 Paul's Zoto Galleries
  可以找到囉!

                          Paul

                       2006.09.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